中医古籍•杂症大小合参卷六•儿科喉病
咽喉者,一身之总要,水谷之道路也。若胸膈之间,蕴积热毒,致生风痰,壅滞不散,发为咽喉之疾,或内生疮,状如肉腐,窒塞不通,吐咽不下。如单肉娥、双肉娥,及腮肿胀,甚者内外皆肿,上攻头面,治宜先吐风痰,以遁咽膈,然后解热毒,清肺胃,迟则不救。其单双肉娥,可针即针,有不可针者,亦用吹点劫药,吐去风痰,以图捷效,次服煎剂,盖急症难于久待也。 腮肿胀者,重则瓷锋刺去恶血,轻则或涂或点,次投汤剂,散风清热解毒消痰自愈也。
喉痹者,即缠喉风类也。其候面赤气粗,咽喉肿闭,乃蓄热生风,积聚毒痰而作。甚者,内壅肉瘤一块,气闭不通。若至鼻面青黑,寒噎头低,痰胶声锯者不治。更有脏寒,亦能令人咽闭,而吞吐不利者,盖诸症下寒过极,则上热反盛,不独此也。其候与前论娥症相近,而治法不能无异,大抵无形肿闭者,为痹,有形肿痛者,即是娥耳。先吐风痰者,急则治其标也。后解热毒者,缓则治其本也。至于上热下寒者,用热药食前冷服之,不可误服凉药也。
牛蒡子汤
治喉痹。
牛蒡子 玄参 升脉 桔梗 犀角 黄芩 木通 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化毒汤
解风热上攻,咽喉肿痛。
桔梗(一钱五分) 薄荷 荆芥 甘草 山豆根(各一钱五分,俱焙,为末) 牙硝 硼砂朴硝 雄黄 朱砂(各一钱,俱不见火,研为细末) 和匀,干敷舌上,或温浓茶调搽少,咽下亦可。
雄黄解毒散
治痰热上攻,缠喉喉痹,双鹅肿痛,汤药不下,咽痛颏肿,用此吐之。
雄黄(一两) 巴豆(去油,十四个) 郁金(一钱) 为末,醋糊丸。如黍米大,热茶清下七丸至十丸,吐出顽涎即苏。如口噤,以物挖开灌之,缠喉急痹,缓治而死。雄黄能破结气,郁金能散恶血,巴豆能下稠涎,下咽无不活着。
又方
治喉痹。
用陈年霜梅,入蜒蚰令化,每患喉痹等症,用梅噙于口中,神效。
-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
杂症大小合参卷四
-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
女科精要卷十八\胎产门
-
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
-
痘疹全集卷二十七(起胀门)
-
痘疹全集卷三十(落痂门)
-
痘疹全集卷三十二(妇人科痘疮)
-
痘疹全集卷三十三(麻疹门)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七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八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九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全参卷四十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一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二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三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四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五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六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七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