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第一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80年代初以来,由于单克隆抗体,分子克隆、基因转染细胞系等技术在白细胞分化抗原研究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有关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相当迅速。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的组织下,自1982年至1993年已先后举行了五次有关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国际协作组会议(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uman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并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识别同一分化抗原的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归为一个分化群,简称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在许多场合下,抗体及其识别的相应抗原都用同一个CD序号,因此在参阅教科书和文献时需加注意。
一、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分类
迄今为至,人CD的序号已从CD1命名至CDw130(见表1-2),可大致划分为T细胞、B细胞、髓系细胞、NK细胞、血小板、激活抗原、粘附分子、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受体等九个组(表1-1)。
表1-1 CD单抗分组(1993)
注:(1)CD是流水编号,但CD110~CD114,CD118、CD123、CD125和CD129暂缺;CD67和CD66b是重复的。(2)凡CD中带有w的抗原或抗体发CDw108、CDw109尚需继续进行全面鉴定。(3)有些CD抗原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成员,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但情况有所不同:1)如CD1可分为CD1a、CD1b和CD1c,这三种不同分子是分别由三个不同的、高度同源的基因所编码;2)CD45至少可分为CD45R、CD45RA、CD45RB和CD45RO,它们是同一基因的不同异型(isoform);3)CD2和CD2R是识别同一个分子上不同的表位;4)CD49已进一步划分为CD49a、CD49b、CD49c、CD49d、CD49e和CD49f,它们的基因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但具有较高的同源性。(4)CD九个组划分的特异性是相对的,实际上,许多CD抗原的组织细胞分布较为广泛。此外,有的CD抗原可由不同的分类角度而归入不同的组,如IL-2受体a链CD25是活化T细胞的标记,也属于细胞因子受体;再如某些属于T细胞、B细胞、髓系细胞或NK细胞组的CD抗原实际上也是粘附分子。
表1-2 CD分子的主要特征
续表2
续表3
续表4
续表5
续表6.
续表7
续表8
注:Thy:胸腺细胞;DC:树突状细胞:FDC:滤泡树突状细胞;B:B细胞;Bsub:B亚群;Pre-B,前B细胞;Bm:成熟B细胞;Ba:活化B细胞;T:T细胞;Tsub:T亚群;Ta:活化T细胞;M:Ma:活化单核细胞;Mac:巨噬细胞;Mas:肥大细胞;PC:浆细胞;G:粒细胞;PMN:多形核细胞;My:髓样细胞;NK:自然杀伤细胞;NKsub:NK亚群;LHC:表皮??罕氏细胞;RS:Reed-Srtenterg细胞;NEC:神经内分泌细胞;RBC:细细胞;Pt:血小板;Eo:嗜酸性粒细胞;BM:骨髓细胞;Meg:巨核细胞;Fb:成纤维细胞;En:内皮细胞;Leu:白细胞;gp:糖蛋白;p:蛋白质;VLA:很晚出现在抗原;CALLA:共同型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抗原;LAMP:溶酶体相关膜蛋白;MCP:膜辅蛋白;MAC:膜攻击单位;LFA: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CR:补体受体;3FAL:3-fucosyl-N-acetyl-lactosamine;PECAM: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CMR:细胞外基质受体;LCA:淋巴细胞共同抗原;PTPase:磷酸酪氨酸磷酸酯酶;ICAM:细胞间粘附分子;N-CAM:神经细胞粘附分子;TAP:T细胞活化蛋白;Tyr-P:磷酸化酪氨酸;VCAM:血管细胞粘附分子;GPI:糖基磷脂酰肌醇;AIM:活化诱导分子;LIF:白血病抑制因子;OSM:抑瘤素-M;CNT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A:胶原蛋白;LM:层粘连蛋白;FN:纤粘连蛋白;FB:血纤维蛋白原;vWF:von Willbrand因子;TM-4:四次跨膜家族。
二、小鼠白细胞分化抗原
大多数白细胞分化抗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保守性,这是不同种的动物执行相同或相似生物学功能的需要。小鼠是免疫学常用的实验动物,而且对某些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首先是从小鼠或小鼠源性的细胞实验模型得知的,表1-3列举了部分与人CD抗原类同的小鼠造血细胞表面抗原,以供参考。
表1-3 与人CD抗原类同的小鼠造血细胞表面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