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三十 \ 幼科诸疮部•香瓣疮门主论
申斗垣曰∶香瓣疮又名浸淫疮,初生甚小,先疮后痛,汁出浸淫,湿烂肌肉,延及遍身,多生面上耳边。(《启玄》)
香瓣疮门主方
面上耳边香瓣疮。
羊须 荆芥 干枣(去核,各 存性,二钱)
研细入铅粉五分,每用少许油调,先以温汤洗净拭干,涂上即愈。
-
卷一\《内经》纂要
-
卷三
-
卷四
-
卷六
-
-
-
-
-
申斗垣曰∶香瓣疮又名浸淫疮,初生甚小,先疮后痛,汁出浸淫,湿烂肌肉,延及遍身,多生面上耳边。(《启玄》)
香瓣疮门主方
面上耳边香瓣疮。
羊须 荆芥 干枣(去核,各 存性,二钱)
研细入铅粉五分,每用少许油调,先以温汤洗净拭干,涂上即愈。
卷一\《内经》纂要
卷三
卷四
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