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药物•72.穿山甲解
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并能治瘕积聚、周身麻痹、二便闭塞、心腹疼痛。若但知其长于治疮,而忘其他长,犹浅之乎视山甲也。
疔痈初起未成脓者,愚恒用山甲、皂刺各四钱,花粉、知母各六钱,乳香、没药各三钱,全蜈蚣三条,服之立消。以治横 (鱼口便毒之类)亦极效验。其已有脓而红肿者,服之红肿即消,脓亦易出。至 瘕积聚、疼痛麻痹、二便闭塞诸证,用药治不效者,皆可加山甲作向导。友人黄××谓,身上若有血箭证,或金伤出血不止者,敷以山甲末立止,屡次用之皆效,蛤粉炒透用,惟以之熬膏药用生者。
-
医方·(十四)治膈食方
-
医方·(二十七)治疟疾方
-
医方·(三十一)治咽喉方
-
药物
-
医论
-
医话
-
医案·(二)气病门
-
医案·(四)脑充血门
-
医案·(十五)温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