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有内外之殊.外感则入经络而流关节.内伤则由脏腑而归脾肾.湿为土气.土居水火之中.水阴而火阳.阴阳交感.水火相蒸则生湿气.火盛则湿化为热.水盛则湿化为饮.湿热者治以辛凉.湿寒者治以辛温.(入腑脏者行其水道入经络者开其汗孔)
自序
卷上 辨证
瘴疟形状
人身肖天地瘴疟类天时
受病之源
瘴疟伤寒辨
瘴疟内伤辨
诸疟瘴疟辨
伤寒瘴疟分南北辨
瘴疟五脏俱病
冷瘴
热瘴
瘴
不治症
脉
日期
妇人
小儿
发瘴时调理却病法
瘴病中将息法
瘴病后将息法
灸法
瘴后变症
痢
肿胀
痰
治湿要诀
卷上 辨药
升药
降药
平胃
麻黄
柴胡
槟榔
附子
常山
黄白术肉桂
酒
卷下
正气方
和解方
温中方
温中固下方
镇下方
断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