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金沸草
【出处】《本经》【拼音名】Jīn Fèi Cǎo【别名】金佛草、白芷胡(《分类草药性》),旋复梗、黄花草(《苏州本产药材》),毛柴胡、黄柴胡(《重庆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茎叶。9~10月采收全草,晒干。【生境分布】产江苏、四川等地。【性状】干燥的茎叶,长30~60厘米,茎表面黄褐色至紫黑色,基部具细纵纹及点状物。叶痕清晰,质坚实而硬,折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或成孔隙。叶片多脱落或破碎,残留的叶片,黑绿色,广披针形,向外卷缩,质脆。有时茎顶带有黄色的头状花序。气微,味微苦。【化学成份】旋复花地上部分含旋复花素。大花旋复花地上部分含大花旋复花素。【炮制】拣去杂质,洗净,捞出焖润,切段,晒干。【性味】咸,温。①《苏州本产药材》:"咸苦辛,温。"②《四川中药志》:"味咸,性温,有小毒。"【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大肠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鲜用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注意】《四川中药志》:"阴虚劳咳及温热燥嗽者忌用。"【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