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樟树皮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樟树皮

【出处】《纲目拾遗》
【拼音名】Zhānɡ Shù Pí
【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附方】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养素园传信方》)
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玉局方》)
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蒟半斤,杉木皮一斤。煎汤熏冼。(《陆川本草》)
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