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臭牡丹根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拼音名】Chòu Mǔ Dān Gēn
【别名】臭枫根(《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9~10月间采收,晒干。
【性味】辛苦,温。
①《分类草药性》:"味淡苦。"
②《福建民间草药》:"辛,温,有小毒。"
③《陕西中草药》:"苦辛,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头昏痛:臭牡丹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打入鸡蛋二个(整煮),去渣,食蛋及汤。
②治大便下血:臭牡丹根五钱至一两,猪大肠不拘量。同炖汤服。
③治风湿关节痛:臭牡丹根一两至一两五钱。酒水各半煎,两次分服。或同猪蹄筋二两炖汤服。
④治瘰疬,跌打损伤:臭牡丹根四两,烧酒一斤,同封浸(十六天可服)。每日饮酒一至二两。(①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痢疾,漆疮:臭牡丹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荨麻疹:鲜臭牡丹根二两。煎汁加鸡蛋三只,煮食,连服数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