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韭根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韭根

【出处】《别录》
【拼音名】Jiǔ Gēn
【别名】韭黄(《纲目》)。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
【化学成份】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
【性味】辛,温。
①《纲目》:"温。"
②《医林纂要》:"甘辛酸,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忌服。
【附方】①治少、小腹胀满:韭根汁和猪脂煎,细细服之。(《千金方》)
②治赤白带下:韭根捣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温服。(《海上仙方》)
③治鼻衄:韭根、葱根同捣,枣大,内鼻中,少时更着。(《千金方》)
④治五般癣疮:韭根炒存性,捣末,以猪脂油调,敷之,三度差。(《经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