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刺参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刺参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Cì Shēn
【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细叶藦苓草的根。秋、冬采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圆柱形,肉质,外皮褐色,内面淡黄色。单叶互生,常密集,线形,长8~1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或鞘状,边缘有刺毛,侧脉平行。花紫红色,唇形,长约3厘米,密集轮生,排成穗状花序,常垂头;苞片阔,叶状,边缘有刺。
【生境分布】多生于高山丛林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药》:"甘微苦,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服。外用:捣敷。
【备注】同属植物黄花藦苓草的根亦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