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刮筋板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刮筋板

【出处】《四川中药志》
【拼音名】Guā Jīn Bǎn
【别名】刮金械,走马胎(《天宝本草》),云南土沉香(《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草沉香的幼嫩全株。9~10月采,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0~60厘米。树皮平滑,有多数皮孔,皮层内含乳液,切伤后即流出。单叶互生,半革质;叶片倒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微锐齿,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及侧脉均为紫红色;叶柄长4~6毫米,紫红色。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同株;花序为直立的穗状花序,雄花在上,雌花在下:雄花20朵龙右,基部有腺体2个,苞片1,花萼3,雄蕊3,花丝直立,花药黄色;每一苞片内有雌花1~3朵;雌花基部两侧各有腺体1个,花萼3,雌蕊1,子房圆球形,3室,花柱3裂,紫红色。分果圆球形而稍扁,直径约1厘米,成熟后紫红色,分裂为3个小干果,每一小果有种子1粒。花期5月。果期7月。
【生境分布】多为栽培,亦有野生于大山竹丛之间者。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辣,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