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菊花参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菊花参

【出处】《滇南本草》
【拼音名】Jú Huā Shēn
【别名】金钱参、一颗松(《滇南本草》),半边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肉根龙胆的根。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约5厘米。根数条,肉质,细圆柱形或纺锤形,黄白色。无主茎。叶小,辐射状平铺地面;线状披针形,长1.2~2.4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尖,基部阔,彼此相抱,主脉于两面均稍凸出,下面灰白色,全缘。花茎自叶丛抽出,每花茎上有花1~2朵;紫蓝色;花冠狭长,漏斗形,花瓣5。蒴果。
【生境分布】生于山间疏林向阳坡地草丛中。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味苦微甘,性微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炖鸡服。
【附方】①治肺虚咳嗽:菊花参,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虚烧不退:菊花参三钱,地骨皮五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