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鳆鱼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鳆鱼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Fù Yú
【别名】鲍鱼(《素问》),石决明肉(《本草衍义》),镜面鱼、明目鱼(《医林纂要》)。
【来源】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肉。春、夏、秋三季均可捕捉,以春末夏初最为肥满.捕得后取肉鲜用,或制成鲍鱼干。
【原形态】形态详"石决明"条。
【性味】①《医林纂要》:"甘咸,平。"
②《随息居饮食谱》:"甘咸,温。"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
【注意】《随息居饮食谱》:"体坚难化,脾弱者饮汁为宜。"
【各家论述】《本草衍义》:"(鳆鱼),肉与壳两可用,方家宜审用之。然皆治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