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稷米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稷米

【出处】《别录》
【拼音名】Jì Mǐ
【别名】粢米、穄米(《补缺肘后方》),糜子米(《饮膳正要》)。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种子之不粘者。5~6月采收,碾去壳用。
【性味】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③《本草拾遗》:"性冷。"
【归经】入脾、胃经。
①《本草求真》:"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研末。
【注意】《日华子本草》:"多食发冷气。不可与川附子同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