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酪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酪

【出处】《本草经集注》
【拼音名】Lào
【别名】湩(《纲目》)
【来源】为牛、马、羊、骆驼等之乳汁炼制而成的食品。
【制法】《饮膳正要》:"造法用乳半杓,锅内炒过,入余乳熬数十沸,常以杓纵横搅之,乃倾出,罐盛待冷,掠取浮皮,以为酥,入旧酪少许,纸封放之,即成矣。又干酪法,以酪晒结,掠去浮皮再晒,至皮尽,却入釜中,炒少时,器盛,曝令可作块,收用。"
【性味】甘酸,平。
①《千金·食治》:"味甘酸,微寒,无毒。"
②《纲目》:"水牛、马、驼之酪冷;螓牛、羊乳酪温。"
③《本经逢原》:"甘,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溶化冲。外用:涂摩。
【注意】①《养生要集》:"腹中小有不佳,不当啖酪,令不消。"
②《孙真人食忌》:"患痢人不可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中虚湿盛者忌之。"
【附方】①治瘾疹:酪和盐热煮,摩之。(《千金翼方》)
②治蚰蜒入耳:牛酪灌耳中,须臾虫出。(《广利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