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易读》•桔梗
泔浸炒用。畏胆草、白芨,忌猪肉。苦,辛,微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疗咽喉之疼痛,开胸膈之壅塞。排脓血,化凝郁,散结滞,消肿硬。治肺痈已溃,止胸痛如刺,行下气冲,最除鼻塞。口舌疮疡悉疗,目赤肿痛亦医。性轻飘上走,能引诸药至胸中至高之分,如铁石入江,非舟辑不载,诸药有此一味,不能下沉也。在处有之。茎叶如小杏树,与荠 相似,但其根有心。若无心者为荠 也。八月采。生 (一钱) 净花(三钱) 桔梗(三钱) 苡仁(五钱) 贝母(一钱五分) 甘草甜葶苈(各治肺痈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已溃即愈。又方∶元参(三钱) 天冬(二钱) 桔梗(二钱) 甘草(一钱) 公英(二钱) 净花(二钱)效同上。肺痈已溃,吐脓血,同甘草煎服。(验方第一。)咽痛,同甘草煎服。(第二。)口舌生疮。同上。(第三。)牙根肿痛,为末,枣肉为丸,绵包咬之,荆芥汤漱。(第四。)牙疳臭烂,同茴香烧,末敷之。(第五。)目睛痛,为末,少加黑丑蜜丸服。(第六。)鼻衄,末服之。(第七。)吐血下血。同上。(第八。)痰嗽喘急,童便煎服。(第九。)胸满不痛,同枳实煎服。(第十。)腹胀,同半夏、生姜、陈皮煎服。(十一。)妊妇卒中,心腹疼痛,同生姜煎服。(十二。)一切咽肿痛,甘草一两,桔梗二钱,元参二钱。有表加羌,防出汗。(十三。)声哑,同乌梅肉、甘草、五味子、乌药煎服。(十四。)桔梗汤(与上验方第一同。)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而吐脓血者。(诸方第一。)肺痈之症,宜细详审,有似胸痹者,有痿、痈同 者,有厥阴上冲,胃痈溃后均吐脓血者。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此处一误,生死立判,非药方之不灵,审症之不清也。白散 桔梗 贝母 巴豆为散,白饮和服。治寒实结胸。(第二。)排脓汤 桔梗 甘草 生姜 大枣治痈疽肿硬。(第三。)排脓散 桔梗 白芍 枳实共为末,鸡子黄一个,滚汤冲服。治痈疽脓成者。(第四。)中和汤 桔梗 白芷 人参 黄 藿香 肉桂 甘草 白术 川芎 当归 白芍麦冬 姜 枣水酒煎服。治骨槽风初起。又托一切半阴半阳之疮痈。(第五。)五苓散 茯苓 白术 猪苓 泽泻 桂枝治霍乱渴者。(第六。)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