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车螯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车螯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Chē áo
【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
【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
【性味】甘咸,寒。
①《本草拾遗》:"冷,无毒。"
②《本草图经》:"咸,平,无毒。"
③《纲目》:"甘咸,冷,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足三阴经血分。"
【附方】①治疮疖肿毒:车螯壳烧亦,醋淬二度为末,同甘草等分酒服。并以醋调敷之。(《日华子本草》)
②治发背痈疽,不问深浅大小,利去病根,则免转变:车螯(紫背厚者,以盐泥固济,煅赤,出水毒)一两,生甘草末一钱半,轻粉五分(为末)。每服四钱,用栝楼一个,酒一碗,煎一盏,调服,五更转下恶物为度,未下再服,甚者不过三服。(《外科精要》车螯转毒散)
③治酒积癖块:车螯粉,每早用二钱,白汤调服。(《本草汇言》)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