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证类本草》•丹参
(丹参_图片)味苦,微寒,无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一名 蝉草,一名赤参,一名木羊乳。生桐柏山川谷及泰山。五月采根,曝干。(畏咸水,反藜芦。)陶隐居云∶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义阳,非江东临海之桐柏也。今近道处处有。茎方有毛,紫花,时人呼为逐马。酒渍饮之疗风痹。道家时有用处,时人服多眼赤,故应性热。今云微寒,恐为谬矣。唐本注云∶此药冬采良,夏采虚恶。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叶似紫苏有细毛;花紫亦似苏花;根赤,大者如指,长尺余,一苗数根。今所在皆有,九月、十月采根。药性论云∶丹参,臣,平。能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百邪鬼魅,腹痛,气作声音鸣吼,能定精。萧炳云∶酒浸服之,治风软脚,可逐奔马,故名奔马草,曾用有效。日华子云∶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又名山参。图经曰∶丹参,生桐柏山川谷及泰山,今陕西、河东州郡及随州亦有之。二月生苗,高一尺许。茎秆方棱,青色。叶生相对,如薄荷而有毛。三月开花,红紫色似苏花。根赤大如指,长亦尺余,一苗数根。五月采曝干。又云冬月采者良,夏月采者虚恶。圣惠方∶治寒疝,小腹及阴中相引痛,白汗出欲死。以丹参一两,杵为散。每服热酒调下二钱匕,佳。千金方∶治落胎,身下有血。丹参十二两,以酒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梅师方∶治中热油及火烧,除外痛。丹参八两,细锉,以水微调,取羊脂二斤,煎三上三下,以敷疮上。《肘后方∶》同。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玉楸药解》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