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荞麦秸

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荞麦秸

【出处】《纲目》
【拼音名】Qiáo Mài Jiē
【来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茎叶。
【化学成份】全草含芸香甙、槲皮素、咖啡酸。尚含对光敏感物质。
籽苗含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肥皂草素、芸香甙、槲皮素、矢车菊素、花白甙等黄酮类。
【药理作用】芸香甙有维生素P样活性。从植物各部分提得的芸香甙制剂在体外有杀肠道圆虫的作用。根中并无蒽醌。整个植物特别是花,含红色莹光色素(与贯叶连翘素相似),动物食后,可产生对光敏感症(名荞麦病),即在缺乏色素之部位如耳、鼻、爪、尾等处发炎、肿胀;还可发生结合膜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动物兴奋不安甚至惊厥,有时有肠道、尿路之刺激症状。一般以羊、猪多见,马、牛较少见。对某些人亦可产生过敏的各种症状,如皮炎。荞麦对皮肤亦可产生某些刺激。
【性味】《医林纂要》:"酸,寒。"
【注意】①《千金·食治》:"荞麦叶,生食动刺风,令人身痒。"
②《食性本草》:"叶多食则微泄。"
【附方】①治噎食:荞麦秸烧灰淋汁,入锅内,煎取白霜一钱,入蓬砂一钱,研末,每服半钱。(《海上方》)
②治深部痈肿:荞麦全草一两,打汁,用陈酒冲服,药渣外敷。(苏医《中草药手册》)
③烂痈疽,蚀恶肉,去靥痣:荞麦秸烧灰淋汁,取碱熬干,同石灰等分,密收(点患处)。(《纲目》)
【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