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侣山堂类辩》•枳实
《考工记》云∶橘逾淮而北为枳。盖橘得江南温热之气,故气味辛温,能达中土之气,通灌于四旁∶枳乘江北寒凉之气,性味苦寒,能去寒热之邪下泄。是一物而性不同,因天地之气也。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者,能启寒水之发,以对待其阳邪。(枳叶经冬不凋。得寒水之气。)夫橘至成熟而后采摘,天气充满,故能横遍于四体;枳乃初生之小者,其气收敛,故专生下泄。若夫枳壳之苦泄,其性又能横充,所以本经止云实而无壳,至宋时,始有壳、实之分。如病胸腹实而当下者,应用实,而以壳代之,乃识见浅而无力量处。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