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茶油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Chá Yóu【别名】楂油(《农政全书》),拌树子油(《纲目拾遗》)。【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种子的脂肪油。【化学成份】含脂肪油(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性味】甘,凉。①《农政全书》:"性寒。"②《纲目拾遗》:"味甘,性凉。"③《福建中草药》:"甘,平。"【用法用量】内服:冷开水送服1~2两。外用:涂敷。【附方】①治绞肠痧:油茶种子油二两。冷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②治小儿脸部生癣:茶油涂患部,日涂数次。(《岭南草药志》)③治汤火伤:茶油、鸡蛋清、百草霜。共擂细,搽伤处。(《岭南草药志》)【临床应用】治疗急性肠梗阻 用生茶油150~200毫升,1次口服。肠梗阻患者一般都有恶心呕吐症状,如茶油服后立即吐出者,必须坚持再服,或服后立即给予盐姜两片咀嚼,有一定止呕作用;对于不能坚持口服及年龄较小的儿童,可采用胃管缓缓注入法。治疗急性蛔虫阻塞性肠梗阻102例,有一定疗效。【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