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药大辞典》•黑大豆皮
【出处】《纲目》【拼音名】Hēi Dà Dòu Pí【别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生境分布】主产江西,江苏。【性状】干燥种皮,多卷成不规则的碎片,外表面棕黑色或黑色,常附有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在较大的碎片中,可见到长环形的种脐。内表面暗灰色至暗棕色,光滑。以干燥、色黑、无杂质者为佳。【化学成份】黑大豆皮含矢车菊甙和飞燕草素-3-葡萄糖甙,又含果胶18%。又含乙酰丙酸和多种糖类。【性味】①《饮片新参》:"微甘,凉。"②《药材学》:"性温,味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备注】现今商品穞豆衣(亦称穞豆皮或料豆衣)药材,即为本品。穞豆原出《本草拾遗》,其原植物历代均有考证,但意见不一,尚无结论。【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