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金匮》卷下•白术散
【别名】芎藭散、芎椒白术散、安胎白术散
【处方】白术,芎藭,蜀椒3分(去汗),牡蛎。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养胎,调补冲任,扶养胎气,壮气益血,保护胎脏。主妊娠脾虚,寒湿中阻,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胎动不安,胎萎不长;室女带下,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或失干将理,动伤胎气,多致损堕;妊娠脾虚寒湿中阻,每见脘腹时痛,呕吐清涎,不思饮食,甚至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芎藭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五)、芎椒白术散(《鸡峰》卷十六)、安胎白术散(《卫生宝鉴》卷十八)。方中白术、芎藭、牡蛎用量原缺。《外台》引《古今录验》本方用白术、芎藭各四分,蜀椒三分,牡蛎二分。
但苦痛,加芍药。心下毒痛,倍加芎藭。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1两;半夏(大者)20枚,服之后,更以醋浆水服之
【注意】忌桃、李、雀肉等。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直解》:白术主安胎为君,川芎主养胎为臣,蜀椒主温胎为佐,牡蛎主固胎为使,按瘦而多火者,宜用当归散;肥而有寒者,宜用白术散,不可混施也。芍药能缓中,故若痛者加之。川芎能温中,故毒痛者倍之。痰饮在胸膈,故令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破痰下水,半夏消痰去水,更服浆水以调中。若呕者,复用浆水服药以止呕,呕不止,再易小麦汁以和胃。呕止而胃无津液作渴者,食大麦粥以生津液。病愈服之勿置者,以大麦粥能调中补脾,故可常服,非指上药可常服也。
2.《金匮要略心典》:妊娠伤胎,有因湿热者,亦有因湿寒者,随人脏气之阴阳而各异也。当归散正治湿热之剂;白术散白术、牡蛎燥湿,川芎温血,蜀椒去寒,则正治寒湿之剂也。仲景并列此,其所以诏示后人者深矣。
【摘录】《金匮》卷下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金匮要略》卷下
 - 《外台秘要》卷六引《广济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 《全生指迷方》卷四
 -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四
 - 《普济方》卷三三七引《十便良方》
 - 《圣惠》卷七十四
 -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王氏手集》
 - 《圣惠》卷十二
 - 《圣惠》卷十二
 - 《圣惠》卷五
 - 《圣惠》卷十二
 - 《圣惠》卷六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一
 - 《圣惠》卷十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九
 - 《圣惠》卷六十
 - 《圣惠》卷十二
 -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保命集》卷下
 - 《鸡峰》卷二十四
 - 《本事》卷四
 - 《本事》卷四
 - 《本事》卷十
 - 《本事》卷十
 - 《鸡峰》卷十六
 - 《圣惠》卷五十九
 - 《圣惠》卷十
 -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
 - 《圣惠》卷四
 - 《外台》卷六引《广济方》
 -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七六
 - 《千金》卷十七
 - 《千金》卷十五
 - 《金匮》卷下
 - 《圣惠》卷五十九
 - 《圣惠》卷五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十三
 - 《圣惠》卷五十四
 - 《圣惠》卷十四
 - 《圣惠》卷五十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一
 - 《圣惠》卷五十九
 - 《圣惠》卷十二
 - 《圣惠》卷七十四
 - 《圣惠》卷七十三
 - 《圣惠》卷七十一
 - 《圣惠》卷六
 - 《普济方》卷三六一
 -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诚书》卷九
 - 《症因脉治》卷三
 - 《杏苑》卷四
 - 《片玉痘疹》卷三
 - 《幼科指南》卷上
 - 《古今医鉴》卷十二
 - 《痘疹全书》卷上
 - 《伤寒全生集》卷四
 - 《保命集》卷下
 - 《痘诀余义》
 -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 《普济方》卷三二四
 - 《普济方》卷二一二
 - 《普济方》卷一三九
 - 《普济方》卷二十九
 -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医林方》
 - 《医方大成》卷十引《经济方》
 -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赵冀公方
 - 《妇人良方》卷三
 - 《普济方》卷三九○
 -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 《三因》卷四
 -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 《卫生总微》卷十
 - 《洁古家珍》
 - 《广嗣纪要》卷九引《全生》
 - 《全生指迷方》卷三
 - 《女科指掌》卷三
 -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 《圣惠》卷五
 -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
 -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 《圣济总录》卷九十
 -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 《鸡峰》卷十七
 - 《普济方》卷三八六
 - 《证治宝鉴》卷十二
 - 《揣摩有得集》
 -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 《圣惠》卷五
 - 《宣明论》卷二
 - 《圣惠》卷五十
 - 《普济方》卷三九四
 - 《百一》卷六
 - 《圣惠》卷二十九
 - 《圣惠》卷十八
 - 《圣惠》卷二十二
 - 《圣惠》卷二十六
 - 《圣惠》卷二十七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二十八
 - 《圣惠》卷十五
 - 《圣惠》卷二十九
 - 《圣惠》卷八十一
 - 《圣惠》卷八十一
 - 《圣惠》卷二十九
 -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 《圣惠》卷九十三
 - 《圣惠》卷七十八
 - 《圣惠》卷七十八
 - 《圣惠》卷七十八
 - 《圣惠》卷四十七
 - 《圣惠》卷十七
 -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
 - 《圣济总录》卷二十
 - 《圣济总录》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