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第十九节 耳鼻咽喉科疾病•外耳道耵聍栓塞
耵聍,俗称耳垢,是由外耳道皮肤耵聍腺分泌,少量、干燥的耵聍会随着咀嚼、张口等下颌关节活动从外耳道口自行排出。当耵聍腺分泌过旺,或耵聍呈油蜡状(俗称“油耳”)不易排出,与尘土等结成团块,日积月累,堵塞外耳道,形成耵聍栓塞。未完全阻塞时,无明显感觉,偶尔活动引起耳内响声;完全堵塞时,耳内闷塞感,听力减退,尤其因洗澡,游泳耳内进水后耵聍胀大,会突然发觉或症状加重,若继发感染则剧痛。
不要自己盲目挖耳,那样容易将耵聍栓子推入外耳道深部,挖伤外耳道皮肤,加重病情。应由医生取出,有时栓子过硬,可先用3%苏打水滴耳内使耵聍软化,3~4天后取出或用温水冲洗。
-
医疗康复篇
-
第一节 恶性肿瘤
-
第九节 普通外科疾病
-
第十三节 妇产科疾病
-
第十四节 儿科疾病
-
第十七节 皮肤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