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七·内伤•血痹虚劳 十八章
血痹、虚劳,非一病也,而证有相通。血痹之证,必因于虚劳,所谓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是也。虚劳之病,必致于血痹,所谓中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是也。
盖劳伤在乎气,而病成在乎血,二十二难解《灵枢·经脉》之文: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滞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也。缘气无形而难病,病必由于血瘀,血有质而易病,病必由于气凝。气倡而血随之,故气动则血病也。其未结而方瘀,由上亡于吐衄而下脱于便溺,其既瘀而又结,则浅聚于经络而深积于脏腑。其方瘀而亡脱,以阴气堙郁而中寒也,其既结而积聚,则阳气壅阻而变热也。而其先,总缘于土虚。土虚则火热而水寒,金烁而木枯,中枢败而四维不转,故火金伤而神气病于上,水木损而精血病于下。会仲景建中之义,则血痹、虚劳之病,随处逢源矣。
-
卷一
-
卷二·外感
-
卷三·外感杂病
-
卷五·外感杂病
-
卷六·外感杂病
-
卷八·内伤杂病
-
卷九·内伤杂病
-
卷十·内伤杂病
-
卷十一·内伤杂病
-
卷十二·内伤杂病
-
卷十三·内伤杂病
-
卷十四·内伤杂病
-
卷十五·内伤杂病
-
卷十六·内伤杂病
-
卷十七·内伤杂病
-
卷十九·外科
-
卷二十·妇人
-
卷二十一·妇人
-
卷二十二·妇人
-
卷二十四·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