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七·内伤•血痹 二章
血痹一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者,血闭痹而不行也。此以尊荣之人,骨弱肉丰,气虚血盛,重因疲劳汗出,气蒸血沸之时,安卧不时动摇,血方动而身已静,静则血凝,加被微风吹袭,闭其皮毛,内郁不得外达,因此痹着而不流通。
血痹不行,则脉自微涩。风寒外闭,则寸口、关上小紧,紧者,寒闭之脉。清邪居上,故气行于寸关,此宜针引阳气,令阳气通达,则痹开而风散,紧去而脉和,自然愈也。
久痹不已,而成干血,则为大黄(庶/虫)虫之证矣。
血痹二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寸阳尺阴俱微,其寸口、关上则微,其尺中则微而复兼小紧。“脉法”:紧则为寒,以寒则微阳封闭而不上达,故脉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之状,以风袭皮毛,营血凝涩,卫气郁遏,渐生麻痹,营卫阻梗,不能煦濡肌肉,久而枯槁无知,遂以不仁。营卫不行,经络无气,故尺、寸、关上俱微。营瘀木陷,郁于寒水而不能上达,故尺中小紧。黄芪桂枝五物汤,大枣、芍药,滋营血而清风木,姜、桂、黄芪,宣营卫而行瘀涩,倍用生姜,通经络而开闭痹也。
◎黄芪桂枝五物汤三十二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
卷一
-
卷二·外感
-
卷三·外感杂病
-
卷五·外感杂病
-
卷六·外感杂病
-
卷八·内伤杂病
-
卷九·内伤杂病
-
卷十·内伤杂病
-
卷十一·内伤杂病
-
卷十二·内伤杂病
-
卷十三·内伤杂病
-
卷十四·内伤杂病
-
卷十五·内伤杂病
-
卷十六·内伤杂病
-
卷十七·内伤杂病
-
卷十九·外科
-
卷二十·妇人
-
卷二十一·妇人
-
卷二十二·妇人
-
卷二十四·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