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求真》•山茱萸
(灌木)温补肝肾涩精固气山茱萸(专入肝肾)。味酸性温而涩。何书载缩小便。秘精气。以其味酸(酸主收。)性涩。(涩固脱。)得此则精与气不滑。又云。能暖腰膝及风寒湿痹。(肝虚则风入。肝寒则寒与湿易犯。)鼻塞目黄。(肝虚邪客则目黄。)以其气温克补。得此能入肝肾二经气分者故耳。(冯兆张曰。温暖之剂。方有益于元阳。故四时之令。春生而秋杀也。万物之性。喜暖而恶寒。肝肾居至阴之地。非阳和之气。则阴何以生乎?山茱正入二经。气温而主补。味酸而主敛。故精气益而腰膝强也。)且涩本属收闭。何书载使九窍皆通。耳鸣耳聋皆治。亦是因其精气充足。则九窍自利。又曷为涩而不通乎?(好古曰。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仲景八味丸用之为君。其性可知矣。绣按别录甄权皆云服能发汗。多是服此精气足而汗自发之意。亦非误文。但令后人费解耳。)去核用。恶桔梗防风防己。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征续编》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