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易读》•吴茱萸
汤浸炒用。蓼实为使,恶丹参、硝石、白垩,畏紫石英。辛,温,有小毒。入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经。温中下气,止痛除湿,开郁化滞,祛痹杀虫。止心腹之冷痛,除腰脚之痿弱,住胃冷之吐泻,解遍身之痹痛,下产后之余血,退心中之吞酸。平转筋而疗香港脚,消水肿而除疝气。肠风痔血最灵,舌苦口疮亦效。咽膈不通之疾,胸胁痞满之 。生上谷、冤句。九月采实。今处处有之。木高丈余,叶似椿而阔浓,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似椒子。酸心上攻,水煎服或嚼数粒,大效。(验方第一。)转筋入腹,酒煎服。(第二。)霍乱干呕,水煎服。(第三。)赤白痢下,同黄连丸服。(第四。)腹中症块,捣末酒煮,布包熨之,更番,消乃止。(第五。)小儿口疮,醋合敷足心。(第六。)咽痛。同上。(第七。)阴下湿痒,水煎洗之。(第八。)吴茱萸汤 吴茱萸 生姜 人参 大枣治食谷欲呕。(诸方第一。)当归四逆加茱萸姜汤 当归 白芍 桂枝 通草 细辛 甘草 大枣 吴茱萸生姜酒水煎服。治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内有久寒者。(第二。)温经汤 当归 阿胶 白芍 川芎 桂枝 丹皮 人参 甘草 干姜 半夏 麦冬吴茱萸水煎服。治妇人带下,下痢不止,暮即发热,腹满里急,掌热口干。(第三。)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食疗本草》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