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乘雅半偈》•杜仲
(本经上品)【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核】曰∶出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今出建平、宜都,及商州、成州、峡州,诸山大谷中亦有之。树高数丈,叶似辛夷,又类柘叶。初生嫩叶可食,谓之棉芽。木皮状似浓朴,拆之白丝相连,江南单呼曰棉。花、实皆苦涩,亦堪入药。木可作履,以益脚也。修治,削去粗皮。每十六两,用酥一两,蜜三两,和涂火炙,以尽为度。锉细用。先人云∶杜仲,从土从中,其色褐,为土克水象,肾之用药也。腰本肾府,湿土为害,必侵肾水,而腰先受之,据名据色,可以疗也。若象形,能使筋骨相着,又一义矣。【 】曰∶杜,牝。仲,次,合阴,合耦,合象太阴之始生。自上而下,从外而内者也。皮络如绵,皮理如革,合至阳沦肤始尽,至阴容平始平也。平则转出为降,降则中实;中实,遂成入令矣。入则精志益,筋骨强,藏精而起亟矣。何患老之将至,余沥之有;又何患藏阴之形未充,致奉生者少,转为痿厥,及木用不及之有。既容且平,又何患长夏之土化未攘,与秋金骤敛,中含润湿之有。(至阳沦肤始尽,所谓夏三月,此谓蕃莠,至阴容平始平;所谓秋三月,此谓容平。至阳,即太阳;至阴,即太阴。)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玉楸药解》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