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害利》•防风
〔害〕升浮之性,易动肝木。若似中风,产后血晕痉急诸病,头痛因于血虚不因于风寒,泄泻不因于寒湿,及二便闭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脾风,气升作呕,火升作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能泻肺实,误服泻人上焦元气。叉头者,令人发狂,叉尾者,发人痼疾。〔利〕甘辛温,入肺膀胱二经。治大风恶风,风邪周痹,头面浮风,眼赤,多泪,能防御外风,故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之润剂也。〔修治〕青州黄润者良,软芦糯体。登州莱阳次之,关东者性硬,不佳。十二月采根,曝干切用。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