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备要》•生姜
宣,散寒发表,止呕开痰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辛能入肺,通气散寒),咳逆呕哕(有声有物为呕,有声无物为哕,有物无声为吐。其证或因寒、因热、因食、因痰,气逆上冲而然。生姜能散逆气,呕家圣药。东垣曰∶辛热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勿作表实用辛药泻之。丹溪曰∶阴分咳嗽者,多属阴虚,宜用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昂按∶人特知陈皮、生姜能止呕,不知亦有发呕之时。以其性上升,如胃热者非所宜也。藿香亦然),胸壅痰膈,寒痛湿泻。消水气,行血痹(产后血上冲心及污秽不尽,煎服亦良),通神明,去秽恶,救暴卒(凡中风、中气、中暑、中恶、暴卒等症,姜汁和童便饮效。姜汁开痰,童便降火也),疗狐臭(姜汁频涂),搽冻耳(熬膏涂)。杀半夏、南星、菌蕈、野禽毒(野禽多食半夏,故有毒,生姜能解之),辟雾露山岚瘴气(早行含之)。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痹痛。久食兼酒,则患目发痔(积热使然),疮痈人忌食。姜皮辛凉,和脾行水。治浮肿胀满(以皮行皮,五皮散用之。成无己曰∶姜、枣辛甘,能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不专于发散也。东垣曰∶夜不食姜者,夜主阁而姜主辟也;秋不食姜者,秋主收而姜主散也。妊妇多食,令儿歧指,象形也)。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夜明砂(槽姜纳入蝉蜕,虽老无筋)。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食疗本草》
 - 《食物疗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续编》
 - 《饮食须知》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饮膳正要》
 - 《中医饮食营养学》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