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思辨录》•阿胶
阿胶为补血圣药,不论何经,悉其所任。味浓为阴,阿胶之味最浓,用必以补,不宜补者勿用。白头翁汤加阿胶,则曰下利虚极。内补当归汤,则曰去血过多加阿胶。仲圣、孙真人皆有明训。然非填补比,不得与熟地山药同论也。阿胶以济水黑驴皮煎炼而成,性易下行,且滑大肠,于下利非宜。何以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下利?不知此乃滞下之热痢,正借其滑利之功。故张洁古加减平胃散治热痢,以脓多而用之。渴者非热烁其液,即下焦阴液不上朝。阿胶不能清热而性下行,何能止渴;乃猪苓汤治发热而渴,又治下利而渴,证不宜阿胶而偏佐以阿胶。不知此皆因热而渴而利,水畜于中而热与水得,液既大伤,更与以猪苓辈淡渗燥劫之物,液不几涸矣乎。佐阿胶所以润液而救猪苓辈之偏,非治其渴与利也。推之黄土汤燥湿,鳖甲煎丸破结,温经汤行瘀,大黄甘遂汤下血逐水,亦断非滋柔浊腻之阿胶所能为力。盖其补血润液而下行,不致掣燥湿、破结、行瘀、下血、逐水之肘,且能辅其不逮,故有需于阿胶。若执黄土汤诸方,而以燥湿各事责阿胶,则何异扪烛扣 之见矣。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汤液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续编》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