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易读》•猪苓
生用忌铁甘,平,无毒。入足太阴、太阳经。治肿胀腹痛,除湿热心烦,解淋肿香港脚,退妊娠子淋。疟而解毒蛊;止浊带之遗沥,解寒温之大热。生衡山、济阴、冤句、蜀州、习州等渚。是木之余气所结,如松之余气结茯苓之义。他木皆肉白而实者佳。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猪苓五两为末,白水下三钱,日三服。(验方第一。)妊娠肿渴,从脚至腹,小便不利。同上。(第二。)妊娠子淋。同上。(第三。)身肿如软绵,木通二钱、猪苓三钱、茯苓二钱、槟榔二钱、灯心少许、白术三钱,水煎服。(第四。)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治热渴便癃脉浮,又治呕渴心烦不眠。(诸方第一。)猪苓散 猪苓 泽泻 白术为末。治呕后思水饮。(第二。)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