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崇原》•柴胡
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柴胡一名地熏,叶名芸蒿,始出宏农川谷及冤句,今长安及河内近道皆有。二月生苗甚香,七月开黄花,根淡赤色,苗之香气直上云间,有鹤飞翔于上,过往闻者,皆神气清爽。柴胡有硬软二种,硬者名大柴胡,软者名小柴胡。小柴胡生于银州者为胜,故又有银柴胡之名。今市肆中另觅草根白色而大,不知何种,名银柴胡,此伪充也,不可用。古茈从草,今柴从木,其义相通。)柴胡春生白 ,香美可食,香从地出,直上云霄。其根苦平,禀太阴坤土之气,而达于太阳之药也。主治心腹肠胃中结气者。心为阳中之太阳而居上,腹为至阴之太阴而居下,肠胃居心腹之中,柴胡从坤土而治肠胃之结气,则心腹之正气自和矣。治饮食积聚,土气调和也。治寒热邪气,从阴出阳也。从阴出阳,故推陈 而致新谷。土地调和,故久服轻身。阴气上出于阳,故明目。阳气下交于阴,故益精。愚按∶柴胡乃从太阴地土、阳明中土而外达于太阳之药也。故仲祖《卒病论》言∶伤寒中风,不从表解,太阳之气逆于中土,不能枢转外出,则用小柴胡汤达太阳之气于肌表,是柴胡并非少阳主药,后人有病在太阳,而用柴胡,则引邪入于少阳之说,此庸愚无稽之言,后人宗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医方考》
 - 《瘴疟指南》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