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崇原》•大枣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本经》。)(枣始出河东平泽,今近北州郡及江南皆有,唯青州、晋州所生者肥大甘美。五月开白花,八九月果熟黄赤色,烘曝则黑,入药为良。其南方所产者,谓之南枣,北方所产不肥大者,谓之小枣,烘曝不黑者,谓之红枣,只充果食,俱不入药。)大枣气味甘平,脾之果也。开小白花,生青熟黄,熟极则赤,烘曝则黑,禀土气之专精,具五行之色性。《经》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主治心腹邪气,安中者,谓大枣安中,凡邪气上干于心,下干于腹,皆可治也。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者,谓大枣养脾则胃气自平,从脾胃而行于上下,则通九窍。从脾胃而行于内外,则助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者,谓大枣补身中之不足,故补少气而助无形,补少津液而资有形。大惊、四肢重、和百药者,谓大枣味甘多脂,调和百药,故大惊而心主之神气虚于内,四肢重而心主之神气虚于外,皆可治也。四肢者,两手两足,皆机关之室,神气之所畅达者也。久服则五脏调和,血气充足,故轻身延年。
- 《中国药典》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中医饮食营养学》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