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经逢原》•菟丝子
《本经》名菟萝辛甘平,无毒。酒煮捣烂作饼焙干用。雷公曰∶凡使勿用天碧草子真相似,只是味酸涩并粘也。菟丝最难得真,有人以子种出皆水犀草,今药肆所卖俱系此类,然服亦有微功,不似假石莲子之大苦大寒大伤胃气,伐人天元也。至贱之物尚尔,若此况珍贵之品,能无伪乎。《本经》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发明 菟丝子去风明目,肝肾气分药也。其性味辛温质粘,与杜仲之壮筋暖腰膝无异,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五味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乎不同,此补脾肾肝三经要药。《本经》言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者,三经俱实而绝伤续,不足补,气力长,令人肥健矣。其功专于益精髓坚筋骨,止遗泄,主茎寒精出,溺有余沥,去膝胫酸软、老人肝肾气虚腰痛膝冷,合补骨脂、杜仲用之,诸经膜皆属于肝也。气虚瞳子无神者,以麦门冬佐之,蜜丸服效。凡阳强不痿,大便燥结,小水赤涩者勿用。以其性偏助阳也。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