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得配本草》•菟丝子
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之使。恶 菌。辛、甘、平。性温。入足三阴经血分。禀中和之气,凝正阳之性,温而不燥。益精髓,坚筋骨。治梦交泄精,尿血余沥,赤白带浊,腰疼膝冷,去风明目,止泻固精。得元参,补肾阴而不燥。配熟地,补营气而不热。配麦冬,治赤浊。配肉豆蔻,进饮食。(胃暖则开。)佐益智仁,暖卫气。使车前子,治横生。调鸡子白,治目暗。米泔水淘洗,酒浸四五日,蒸晒四五次,研作饼,焙干用。补肾气,淡盐水拌炒。暖脾胃,黄精汁煮。暖肌肉,酒拌炒。治泄泻,酒米拌炒。孕妇,(其性滑。)血崩,(温能行血。)阳强,便结,肾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天碧草子形相似而味酸涩,不宜入药。此物无根,假气而生。元精衰者,以此补之,所谓以假治假也。惟茎中寒、精自出者,用此温补之品,精得所养而自止。若缘虚火流遗,服之水益无定,愈补而愈溢矣。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