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崇原》•地榆
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妇人产乳痉病,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地榆处处平原川泽有之,宿根在土,三月生苗,初生布地,独茎直上,高三四尺,叶似榆叶而狭长如锯齿状,其根外黑里红,一名玉豉,又名酸赭)地榆一名玉豉,其臭兼酸,其色则赭,故《别录》又名酸赭,盖禀厥阴木火之气,能资肝脏之血也。主治妇人产乳 病者,谓产后乳子,血虚中风而病 。地榆益肝脏之血,故可治也。七伤者,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饮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身皮甲错,两目黯黑也。地榆得先春之气,故能养五脏而治七伤。带下五漏者,带漏五色,或如青泥,或如红津,或如白涕,或如黄瓜,或如黑 血也。止痛者,止妇人九痛,一阴中痛,二阴中淋痛,三小便痛,四寒冷痛,五月经来时腹痛,六气满来时足痛,七汗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胁下皮肤痛,九腰痛。地榆得木火之气,能散带漏下之瘀,而解阴凝之痛也。止汗者,止产后血虚汗出也。除恶肉,疗金疮者,生阳气盛,则恶肉自除,血气调和,则金疮可疗。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玉楸药解》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