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滇南本草》•石斛
石斛图片,味甘、淡,性平。升也,阴中之阳也。平胃气,能壮元阳,升托,发散伤寒。(补注)伤寒阳症,传入阴经,半表半里,或表症陷入于里,有升托发汗解表之功。退虚劳发热;截寒热往来,形如疟症;治湿气伤经,故筋骨疼痛;升托,散湿气把住腰膝疼痛,不得屈伸,祛湿散寒,止疼痛。石斛汤∶昔有一女子,因身染风感寒,平素阴血虚弱,寒邪伏于三阴经,形如劳症。用石斛汤退劳热,反作头疼发热,烦渴饮水,身热如火烙,服后剂,身出酸汗,汗后身凉,又用滋阴降火汤痊愈。又石斛汤治虚劳发热,午前乍寒怕冷,午后发热烦渴,头疼体困,饮食无味,自汗盗汗,耳内蝉鸣,头晕心慌,手足酸麻之症,用∶石斛(二钱) 黄柏(五分炒焦) 地骨皮(钱半炙)鳖甲(二钱) 秦艽(一钱) 生地(一钱八分) 薄荷(三分) 点童便煎服。(补注)石斛汤治劳热发烧,病反倒重,后二日或三日退热者病好治,服药身凉者轻,服此方身反热者死。──丛本卷下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玉楸药解》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