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药学》•石斛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兰科植物石斛的茎。【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肺、胃、肾经。【功效】滋阴,养胃,生津。【临床应用】用于热病伤阴,口干燥渴,或病后津亏虚热,以及胃阴不足、舌绛、少津等症。石斛用于阴虚内热、口干燥渴以及胃阴不足、舌绛少津等症,常与麦冬、沙参、生地等品配伍。鲜者清热生津之功较佳,故凡遇热病肺胃火炽、津液已耗、舌绛干燥或舌苔变黑、口渴思饮者,可用新鲜石斛。【处方用名】金石斛、金钗石斛(养胃生津)。川石斛、干石斛、细石斛、黄草(主要清胃火、养阴生津,但生津之力稍差,而价较金石斛稍贵)。鲜金石斛、鲜金钗(清热生津之功较佳,价较低廉)。鲜铁皮石斛、鲜石斛(功与鲜金石斛相似,但价较贵)。枫斗、霍斗、霍山石斛(养胃生津之功较佳,但价甚贵,临床应用较少)。【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鲜者用量加倍。【按语】石斛一药,作用较为单纯,主要用于养胃阴,清虚热。它的养胃生津之功较麦冬为佳,但无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作用。【方剂举例】清热保津法《时病论》:鲜石解、鲜生地、天花粉、麦冬、连翘、参叶。治温热有汗,风热化火,热伤津液,舌苔变黑。【文献摘录】《本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本草衍义》:「石斛治胃中虚热有功。」《本草正义》:「金石斛则躯干较伟,色泽鲜明,能清虚热,而养育肺胃阴液者,以此为佳。」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玉楸药解》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