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冯氏锦囊秘录》•石斛
禀土中冲阳之气,兼感春之和气以主,故其味甘平而无毒。气薄味浓,阳中阴也。入足阳明、足少阴,亦入手少阴、足太阴,脾、胃、心、肾四经药也。宜择其形长而细,其味不苦而甘,中坚实者良,酒洗晒干用,勿误用木斛,味大苦,饵之损人。石斛,却惊定志,益精强阴,壮筋骨补虚羸,健脚膝,驱冷痹,皮外邪热,胃中虚火,浓肠胃轻身,长肌肉下气,但气力浅薄,得参 便能凑功,专倚之无捷效也。主治(痘疹合参) 入胃,清湿热,故理痹症泄泻。入肾强阴,故理精衰骨痛。其安神定惊者,亦清热强阴之力,兼入心也。痘后调理,药中多用,总平胃气之至药。宜形长色黄,而细且坚味甘不苦者为真,择取新者去枝、节,酒洗蒸过用。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笼小品》
- 《玉楸药解》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