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经解》•升麻
气平微寒.味苦甘.无毒.主解百毒.杀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气邪气.蛊毒入口皆吐出.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久服不夭.轻身长年.升麻气平微寒.禀天秋平冬寒金水之气.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味苦甘无毒.得地南方中央火土之味.入手少阴心经.味苦则燥.入足阳明胃经.气味轻清.阳也.其解百毒者.气平而寒.味甘而苦.能清能和.所以解毒也.其杀百精老物殃鬼者.升麻禀平寒之气.则得清阳通达之性.能破幽暗.制精鬼也.瘟疫瘴气邪气.皆天地郁塞熏蒸之气也.平寒能清.苦能泄.甘能和.所以能辟之也.蛊毒阴恶败坏之毒.甘苦之味.能和能解.故药入口.蛊即吐出也.其主中恶腹痛者.甘能解毒.苦能泄邪也.其主时气毒疠头痛者.甘平和毒.苦寒清热.平苦又燥湿也.其主寒热风肿诸毒者.平甘以和之.寒苦以清之.入膀胱.能散寒热风肿也.喉痛口疮.火郁于上也.其主之者.苦寒之味.火郁发之也.久服不夭.轻身长年者.升麻为阴中之阳.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阴精所奉.其人寿也.盖必佐补药.方可久服耳.【制方】升麻同葱白.散阳明风邪.同石膏.止阳明齿痛.同葛根、白芍、甘草.名升麻葛根汤.治阳明之热邪.及 疹.同人参、莲子.治噤口痢.同石膏、知母、麦冬、竹叶.治阳明经风热.同川连、红曲、滑石、白芍、甘草.治痢.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