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冯氏锦囊秘录》•升麻
禀天地清阳之气以生,故味甘平微寒无毒。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为足阳明,太阴引经的药,亦入手阳明大肠。清热散表宜生用,入升托补药蜜酒拌炒用,入升提收敛药,宜醋炒用。升麻,气平微寒,乃手足阳明,太阴引经之药。凡太阳证忌服,否则,犹引贼破家,主治杀百毒,百精殃鬼,辟诸瘴诸疫瘟邪;去伤风于皮肤,散发热于肌肉;止头痛、喉痛、齿痛并中恶腹痛;理口疮、疥疮、斑疮及豌豆烂疮;治风肿风痫,疗肺痈肺痿。升发火郁,开提清气,下利后重,崩带脱肛,能升阳气于至阴之下,故补中汤用升麻,引足阳明清气,右旋上行,用柴胡引,足少阳清气,左旋上行,助参 苓术以补脾胃中之元气。主治(痘疹合参) 疗肌肉间热,主脾胃,解百毒,能升提阳气,故用以升发痘毒出表,乃疮家之圣药。发热时用以解发,但用大过,恐有倒陷之患,故不宜过用。痘后元气下陷亦用之。按∶升麻禀极清之气于九天,故元气不足者,用此于阴中升阳,如泻痢崩淋脱肛遗浊等症,仗其升提,盖虚人之气,升少降多。《经》曰∶阴经所奉其人寿,阳经所降其人夭。东垣摘入补中汤中,独窥其微矣。但气逆呕吐,上盛下虚者,切勿轻投。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滇南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