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便读》•附子
附子图片味辛性热.能回脾肾元阳.质燥气刚.可逐下中寒湿.斩关夺门之将.痼冷何愁.善行疾走之功.沉寒立解.或温经发汗.痹病赖此以宣通.或益气调营.补药仗之而有力.乌头即附子之母.性猛祛风.天雄乃乌附之长.形单无附.均皆有毒.各自分名.(附子甘辛大温.有毒.乌头如芋婆.附子如芋子.从劳相附而生.入脾肾.助元阳.逐寒湿.其性刚猛.为剽悍之将.同表药则发散.同补药则温补.乌头之性味相同附子.但附子长于治寒.乌头长于治风.附子可用于补药中.乌头则不能.故乌头燥散之性.较附子为过之.天雄乃乌头之形长.而四围无附子者.故为之雄.性味主治.与乌头相同.而方尤大.以上皆出川中.土人种植而货也.另有一种草乌.系野出.虽能治大风顽痹等证.直前无往.见效固速.然辛热大毒之物.不可轻用.)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瘴疟指南》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