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择要纲目》•附子
【气味】辛温有大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浮中之沉.无所不至.入手少阳足少阴三焦命门之剂.【主治】风寒咳逆.温中.散脏腑沉寒.拘挛膝痛.补虚散壅.脊强而厥.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下痢赤白.助阳退阴.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近世阴症伤寒.往往疑似.不敢遽用.直待阴极阳竭.而莫之救.则惑之甚也.岂知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功.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祛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驱除在里之阴湿.功能退阴扶阳.起死回生.信不诬也.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经之向导.又其性走而不守.健悍走下.以行地黄之滞.后人不审.相习为治风之药.并为补药.亦惑之甚也.又熟附配麻黄.发中有补.仲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是也.又曰附子无干姜不热.得甘草则性缓.得桂则补命门真火.川乌头即生附子之母.气辛温.功同附子而稍缓.又曰川乌头性轻疏.温脾去风.又云服乌附药.并宜冷服.谓阴寒在下.虚阳上浮.治之以寒.则阴气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热.则拒格而不纳.热药冷冻饮料.下嗌之后.冷体既清.热性便发.而病气随愈.不违其情.而致大益.此热因寒用.反治之妙也.天雄乃种附子而内中生出者.又或附子中变换而出.其形长而不生子.故曰天雄.元素曰.非天雄不能补上焦之阳虚.但思上焦阳虚.即属心肺之分.当用参 .不当用天雄.不知补下即所以益上.先贤非误认上尖为上药也.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瘴疟指南》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