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卷九·少阳经下篇 十六章•提纲 一章
太阳表证不解,传于少阳之经,胁下硬满,干呕不食,往来寒热,谵语,是其腑病而经郁也。若汗、下、温针,一经逆治,阳盛则入阳明之腑,阴盛则入三阴之脏,少阳之证已罢,他经之证蜂生,病自少阳而坏,是谓少阳之坏病。其逆犯不同,则病坏非一,知其所犯,治之以法,法在则人存,病虽坏而人不坏,是贵乎良工也。
少阳坏病提纲一 少阳二十三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本太阳表证不解,传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此皆柴胡本证。少阳之脉,弦细沉紧,若尚未吐下,而脉候沉紧者,又有柴胡本脉,与小柴胡汤,病自解矣。若已经吐、下、发汗、温针,谵语不明,柴胡证罢,非入阳明之腑,即入三阴之脏,此为少阳坏病。柴胡,少阳之方,不中与也,审犯何逆,以法治之。
-
卷四·太阳经中篇 五十六章
-
卷五·太阳经下篇 二十五章
-
卷六·阳明经上篇 五十章
-
卷七·阳明经下篇 三十三章
-
卷八·少阳经上篇 二十二章
-
卷九·少阳经下篇 十六章
-
卷十二·厥阴经全篇 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