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本草图经》•半夏
半夏图片,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以灰 二日,汤洗曝干。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白陈久者为佳。其平泽生者甚小,名羊眼半夏。又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半夏主胃冷呕哕,方药之最要。张仲景治反胃呕吐,大半夏汤。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扬之一百四十遍,煮取三升半,温服一升,日再。亦治膈间支饮。又主呕哕,谷不得下,眩悸,半夏加茯苓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切,以水七升,煎取一升半,分温服之。又主心下悸,半夏麻黄丸,二物等分,筛末,蜜丸,大如小豆,每服三丸,日三。其余主寒厥,赤风,四逆,呕吐。附子粳米汤,及伤寒方。用半夏一升,洗去滑,焙干,捣末,小麦面一升,合和,以水搜令熟,丸如弹丸,以水煮令面熟,则药成。初吞四、五枚,日二稍稍增至十五枚,旋煮旋服,觉病减,欲更重合亦佳。禁食饧与羊肉。
- 《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吴普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性切用》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医学衷中参西录》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