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雷公炮制药性解》•泽泻
味甘咸,性寒无毒,入膀胱肾三焦小肠四经。主去胞垢,退阴汗,治小便淋涩仙药,疗水病湿肿灵丹。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按∶泽泻下降为阴,专主渗泄,宜入膀胱诸经,其行水之功,过于猪苓。《衍义》曰∶小便既多,肾气焉得复实。扁鹊曰;多服病患眼。《药性》曰∶令人面光无子,乃本草称其补虚明目治泄精消渴,《珍囊》注其生新水止虚烦,恐无是理。即六味丸中用之,以其渗去脾湿,退命门火为向导尔。又《药性赋》云∶补阴不足,盖以补阴之功不足也。后世不察,谓其可以补阴分之不足,大失本旨。扁鹊云∶多服病患眼,一名水泻,一名及泻,一名芒芋,一名鹄泻。生汝南汝泽,五月八月,采根阴干。实味,甘无毒,主风痹消渴,益肾气。强阴补不足,除邪湿,久服面生光,令人无子,九月采。雷公云∶不拘多少,细锉,酒浸一宿,漉出曝干任用也。叶味咸无毒,主大风,乳汁不出,产难,强阴气,五月采。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本草纲目》
- 《本草备要》
- 《本草便读》
-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崇原》
- 《本草从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经》
- 《本草分经》
- 《本草害利》
- 《本草害利》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解》
- 《本草经集注》
- 《本草蒙筌》
- 《本草求真》
- 《本草思辨录》
- 《本草图经》
- 《本草新编》
- 《本草衍义》
- 《本草易读》
- 《本草择要纲目》
- 《本经逢原》
- 《长沙药解》
- 《得配本草》
- 《雷公炮炙论》
- 《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名医别录》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中药炮制》
- 《汤液本草》
- 《新修本草》
- 《药鉴》
- 《药笼小品》
- 《药征》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证类本草》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中药学》
- 《千金翼方》
- 《外科全生集》
- 《冯氏锦囊秘录》
- 《侣山堂类辩》
- 《顾松园医镜》
- 《医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