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痹证•风湿热
刘某某,女,27岁
【初诊】
患者为一矿工家属,两月前足月顺产一女孩,在产假期间,不慎感受风寒,发热咳嗽咽痛,数日而愈。一周前又冒风寒,发热,关节痛,化验:血沉40mm/h、时,抗“O”1:800,西医诊为风湿热。因患者吃西药烧心胃痛,故请中医诊治。身热口渴,饮水不多,头胸腹有汗而下肢无汗,两膝关节红肿而痛,扪之则有灼热感,苔白而干,脉弦数。此为热痹,治当清热通痹,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梗米15克,生甘草15克,穿山龙15克,三付
【二诊】
药后热退,关节红肿已消,但仍觉痛,再以原方五剂。
【三诊】
诸症皆平,化验正常,停药自养,嘱其千万预防感冒,否则易致反复。
【按】:本案为热痹热痹乃风寒湿邪久客不去,郁而化热,阻滞经络不通,故尔以红肿热痛为特征,治当清其郁热而通其经络。本案以白虎汤清阳明经热,加穿山龙通络止痛,收效迅速。二诊仍用原方续服,诸证虽除,而病根未全拔,故嘱其小心将息,预防感冒,否则仍不免复发。
-
彭建中 扬连柱 编著 赵绍琴 审阅
-
湿阻
-
凉遏
-
寒凝
-
冰伏
-
伏暑
-
春温
-
烂喉(疒丹)痧
-
温毒
-
昏迷
-
麻疹
-
咳喘
-
咳血
-
鼻鼽
-
鼻痔
-
胃脘痛
-
便秘
-
振颤
-
发斑
-
齿衄
-
鼻衄
-
瘿
-
黑疸
-
肥胖
-
阳强
-
皮肤搔痒
-
经期发热
-
崩漏
-
头汗
-
脱发
-
牙疳
-
白疙
-
头疮
-
赘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