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第四章 心理因素致病问题•第二节 心身疾病
心理应激原引起的躯体机能改变,一般在刺激作用或威胁消失后就随之恢复的称为心身反应(psychosomatic reactions);若应激原过强或作用较久则使反应持续存在,可以不伴有器质性改变的称为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reactions);或伴有器质性变化,称为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在临床实践中,后两者是难以区分的,故也有将两者通用者。
Heinroth(1818)最早将失眠一类疾病称为心身障碍;以后,Jacobi(1822)又将包括转换性癔症(此病后来被排除,因为认为它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植物性神经系统起作用的)在内的另一些疾病的纳入这一范畴,包括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偏头痛、支气管哮喘及类风湿关节炎。其后Alexander(1934)又加进了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神经性皮炎而成为人们所熟知的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
随着人们对心身疾病研究的深入,心身疾病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改变。美国精神协会(1952)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治疗手册》第1版(DSM-I)中提出了“心理生理的自主性及内脏性障碍”(psychophysiological autonomic and visceraldisorders)一词来替代“心身障碍”。第二版(DSM-Ⅱ1968)中下的定义是:“这组障碍以由情绪因素引起的躯体症为特征,一般只累及一个器官系统,这种系统受植物性神经去配,所涉及的生理变化都是正常时伴随某种情绪状态而发生的,但在这种障碍时,反应更为强烈的持久,而个体可以不意识到他的情绪状态”。
专栏5-2 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
痤疮
过敏反应
心绞痛
血管神经性水肿
心律失常
哮喘性喘息
支气管哮喘
贲门痉挛
冠心病
糖尿病
十二指肠溃疡
原发性高血压
胃溃疡
甲亢
头痛
胰岛素过多
低血糖
过敏性结肠
偏头痛
粘液性结肠炎
恶心
神经性皮炎
肥胖症
痛经
肛门搔痒症
幽门痉挛
局限性肠炎
风湿性关节炎
骶髂关节痛
皮肤病
痉挛性结肠炎
心动过速
紧张性头痛
结核
溃疡性结肠炎
荨麻疹
呕吐
疣
据Kaplan(1980)
在1980年出版的DSM-Ⅲ中,这个名词又被改为“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psychological factora affecting physicalconditions)而不太强调躯体疾病中心理发病原因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现在愈来愈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单因素而是多因素的。
尽管如此,“心射疾病”(或心身障碍)一词仍在医学文献中应用。我们主张把“心身疾病”定义为“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致的器质性疾病”。可纳入这一范畴的障碍与病症见专栏5-2。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章 医学心理学简史
-
第三章 医学心理学对人的健康和疾病的观点
-
第二篇 临床心理
-
第七章 外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八章 妇产科领域中的心理问题
-
第十章 临床其他各科的心理问题
-
第十二章 心理测验总则
-
第十三章 临床心理测验(一)
-
第十四章 临床心理测验(二)
-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概述
-
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的层次和原则
-
第二十一章 临床心理咨询
-
第三篇 变态心理
-
第二十二章 概论
-
第二十三章 心理过程障碍
-
第二十四章 人格障碍
-
第四篇 神经心理
-
第二十六章 神经心理的研究和评定方法
-
第五篇 护理心理
-
第二十九章 护理心理学概述
-
第三十章 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
第三十一章 心理护理技艺
-
第六篇 健康心理
-
第三十二章 健康心理学
-
第三十八章 心理保健
-
第七篇 医学心理学的其他领域
-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